欢迎访问 伟德betvlctor微博!
官方微信|设为首页|加入收藏
cpem标语
   
顶部动图
智创奖
  • 金智信息
  • 国电南自
  • 深圳普宙
  • 联想
  • 国网信通
  • 中国交建

浙江 | 每3度电就有1度是绿电 我们如何避免“电网雪崩”?

2025-10-23分类:伟德软件客服电话 / 伟德软件客服电话来源:浙电e家
【伟德betvlctor微博】

数据显示,如今我国“每3度电就有1度是绿电”。在浙江,新能源总装机已超7000万千瓦,超过了煤电,成为第一大电源。部分时段,新能源出力占比甚至接近60%。

“双碳”目标下的新能源时代,正大步流星地向我们走来。

但凡事皆有两面。

2025年4月,西班牙和葡萄牙遭遇大规模停电,超5000万人的生活陷入混乱。官方调查报告直指要害:电网电压控制能力不足。

这次事件为未来高比例接入新能源的电网敲响了警钟——如果不能有效稳住电压,后果可能不堪设想。

浙江的风光装机已超过煤电,和出事的西班牙、葡萄牙一样,都面临着高比例新能源带来的挑战。如何稳住电网的电压,正成为一道绕不开的必答题。

电网电压,为何总在“蹦迪”?

电网是个精密的“即发即用”系统,发电和用电必须实时动态平衡。

想让电压稳在规定范围内,并非易事。

因为总有因素让它“上蹿下跳”。

来自用户侧的需求波动:当一座大型钢厂的电弧炉启动,或全城居民在夏夜同时开启空调,负荷瞬间拉满,局部电压就可能被“拉低”。反之,深夜用电低谷,负荷骤减,电压又会相应“顶上去”。这是电网最常见的内生波动。

来自电源侧的天气彩票:火电、核电出力稳定可控,但光伏和风电是典型的“看天吃饭”。一片云飘过,光伏电站出力可能在几分钟内“大跳水”70%-90%;一阵风停歇,成片风机也可能瞬间“摸鱼”。这种随机、快速的大幅功率变化,会直接冲击电网电压。

来自电网侧的意外盲盒:电网是个庞大的物理系统,总会遇到些防不胜防的意外。一次雷击、一场台风,甚至挖掘机师傅的“惊魂一挖”,都可能导致线路故障,瞬间打破电网平衡,引发剧烈的电压波动。

稳电压,本来一直是维护电网稳定运行的“常规题”。但现在,这道题的难度系数,正在被新能源“卷”上新高度。

新能源,如何给这道题“上难度”?

过去,电网通过AVC(自动电压控制)等技术手段,已经积累了丰富的“稳压”经验。但当“靠天吃饭”的新能源唱起主角,情况变得复杂起来。

系统惯性变小,有点“飘”了。

传统火电、水电机组有高速旋转的巨大金属转子,像个沉重的“物理飞轮”,能靠自身惯性稳住系统的节奏。而光伏和风电等通过电力电子设备并网的新能源,并不具备物理转动惯量。新能源占比越高,整个系统的总惯量就越低。结果就是,电网在遭受同样扰动时,频率和电压的反应会更快、更剧烈,系统整体的抗扰动能力减弱,变得更“脆弱”、更敏感。

部分新能源一有风吹草动,就想“自保下线”。

在这样一个更“脆弱”的系统之上,部分新能源还有“一言不合就跳车”的毛病。当电网电压出现异常波动时,很多新能源设备(尤其是早期设备)的第一反应是“为保平安,赶紧下线”。

这种“利己”策略,在单一电站看是合理的,但在高比例新能源的电网里,却可能引发“一个倒下,倒下一片”的多米诺骨牌效应,加剧电网的功率缺口,可能导致更大范围的电压崩溃,甚至“团灭”式的大停电。

“后备力量”无功功率跟不上了。

无功功率是维持电网电压稳定的关键“调节剂”。传统电源能轻松调节无功输出。但新能源设备,尤其是光伏逆变器,在这方面的能力相对有限,导致电网的无功平衡更容易被打破,影响电压稳定。

分布式光伏,带来身边的“电压过山车”。

这些挑战不仅体现在大型电站和主干电网上,也开始悄悄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。遍布城乡屋顶的分布式光伏,就带来了新的问题:白天光伏给力,电用不完往回送,线路末端电压蹭蹭往上涨;晚上光伏“下班”,家家户户开空调、给电车充电,电压又刷刷往下跌。这种“日高夜低”的过山车式波动,让用户很头疼。

可以说,新型电力系统中的电压问题,是新老问题叠加、各电压等级联动、源网荷三侧齐出状况的复杂综合征。

高手过招,见招拆招

能源转型不会一蹴而就,坐等悲剧发生更不是选项。面对挑战,电网企业通过系统性的技术和管理创新,为电网装备上应对电压波动的“升级包”。

第一件: 感知力拉满,看得清、还得快

要应对快速波动,前提是“看得清、看得快、看得准”。传统监控系统(SCADA)秒级的数据刷新率,已经跟不上新能源的节奏。

这就得构建更高速、更广域的监测体系,实现从“事后算账”到“在线预警”的跨越。

国网浙江电力正加快建设的新型电网调度控制系统,就在做这件事。它通过部署八大类应用,全周期、全链条支撑调控业务,让电网的“大脑”转得更快、看得更远。在衢州,基于主配一体的新型调度系统正在建设,旨在打通主网和配网数据,为地区电网安全、保供和新能源消纳提供更强支撑。

第二件: 支撑力到位,调得动、还得准

光“看得清”还不够,还得“调得快、调得准”。面对新能源的快速波动,传统的机械式调节手段总是“慢半拍”。

这就得部署更灵活、更快速的动态无功补偿和电压控制装置。

目前,国网浙江电科院已在涂海风电场等地试点优化SVG(静止无功发生器)的控制策略,成功验证了其快速电压动态支撑能力,相当于给新能源场站解锁了“精准秒调”的新技能,后续有望推广。在衢州,针对低压分布式光伏带来的电压越限问题,供电公司通过仿真推演,分级制定治理方案,初步构建了一套适应规模化光伏接入的电压治理体系。

第三件: 防御力点满,从源头提升“血条”

除了“感知”和“控制”,更要从系统层面入手,全面提升电网的内生“免疫力”。

一方面,持续优化主网架。建设更坚强的区域输电通道,拉通各区域间的电力“朋友圈”,实现互帮互济,防止局部问题演化成全局危机。以衢州为例,当地供电公司通过超前谋划,成功促成第三座500千伏变电站年内开工,,建成后将形成“三足鼎立”的坚强格局,为海量光伏的送出和电网稳定运行打下基础。

另一方面,要给电源侧“立规矩”。加强对新能源场站的技术监督,确保其高低电压穿越、动态无功支撑等关键能力“在线”;同时,充分发挥常规机组“压舱石”的作用,保障其调压能力。通过推动修订技术标准,引导新能源场站根据自身接入条件,差异化提升涉网性能。

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是一项探索性工作。面对层出不穷的新问题,唯有站高望远、脚踏实地、持续创新,才能在这场能源变革的大潮中,蹚出一条正确的路,确保电网始终安稳如山。

分享到:
相关文章
合作伙伴
  • 1
  • 2
  • 3
  • 4
  • 5
  • 6
  • 7
  • 8
  • 10
  • 11
  • 12
  • 13

logo.png

伟德betvlctor微博  © 2016 版权所有    ICP备案号:沪ICP备16049902号-7

Baidu
map